化工学院| “温暖一直在,伴你我身边”线上作品征集(二)

发布时间:2020-02-22作者:郭梦玉来源:必赢56net在线登录责任编辑: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面对当下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赴战“疫”,用感动与温暖守护人们的心。化工学院通过网络宣传开展“温暖一直在,伴你我身边”主题线上征集活动,受到热烈的回应,以下是2月12日至14日同的优秀投稿:

  

(一)《要考100分》

大年初一,山东省首批医疗救援队138人在济南集合,当晚紧急奔赴武汉,在这138人组成的英雄战队里,王雲雲是其中之一,她是潍坊市中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


春节之前,王雲雲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医疗救援队。在请战书里,她写到:“11年临床护理,全部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这两个急危重症科室度过,现在是一名主管护师,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但是,有太多牵挂藏在心里,7岁的儿子,疼爱自己的老公。但这件事也只有自己的老公知道,她不想让其他家人有太多担心。

初一下午,王雲雲突然接到通知,与潍坊4位同仁紧急集合,转机济南,赶赴武汉。来不及与家人有太多话别,但是,当7岁的儿子,笑嘻嘻地问“妈妈要去哪儿”,王雲雲告诉儿子:“妈妈要去参加一次考试,很快就会回来。”儿子搂着妈妈说:“要考100分哦!”王雲雲用力的点点头,亲亲儿子。转身便眼含泪花,接着对老公说:“我走了,家里你就辛苦了。”

即使心里有太多的担心和不舍,但在家与国之间,王雲雲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

(化工制药类19级4班张志伟)

  

(二)《不平凡的庚子年》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题记   

2020年,伴随零点钟声的响起,我们进入了新的一年,这一年的开头仿佛并不是那么顺利,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使得整个社会都变得诚惶诚恐……但是还好,也正是这一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得中国人的爱心再一次点燃,中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再次被凝聚。

2020年,也注定是不平凡!钟南山老先生,一位84岁副部级的老人,在绝大部分同龄人颐养天年之时,再次逆流而上直奔武汉,无论钟南山说什么,人们只要看到他的出现,仿佛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李兰娟院士,被称为“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一天只睡三小时。2月4日这天,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条热搜无疑是春天带来的最好消息。

村子大喇叭里传来的乡音警告以及各村各式各样的封村措施,让我们觉得是那么滑稽可笑,但与此同时,村长严谨警惕的态度、村民们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举措,让我们觉得又是那么温暖可爱。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歌手韩红所成立的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得到大众认可,但在此之前,韩红都快“没有名气了”,不仅如此,她也快没钱了。她说,我不需要什么名,我只想多赚一点钱,因为我快捐空了。“因为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你没有办法袖手旁观。”这一观点被大家疯狂点赞。很多人都在讲,2020年庚子年是不容易的一年,但在这不容易的一年,也同样展示着不平凡!

(制药工程学术型17级1班 王灵俊)

  

(三)《您的亲情请签收》

相信每个离家远行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有衣锦还乡从容尽孝的那一天,却不知父母最希望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做什么盖世英雄,而是愿他一切平安。

我的爷爷,是最初的那一代邮递员,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所有的思念都浓缩于一纸书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也逐渐被淘汰,爷爷也已经退休,但他依旧每天去镇子东头的邮报亭里坐坐,每隔几个月竟真的还有几封信送来这里。

今年过年,依照惯例我和爸妈回老家过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街上没几个人,我在家百无聊赖,便想拉着爷爷带我去看看。说巧不巧,刚一出门,看见一个老太太正站在门前,脚下还有一堆东西。细问才知,她的儿子在武警部队,本来今年打算回家过年的,但应上级命令,前去支援武汉。当时我有点惊讶,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病痛,离别,还离我很远很远。原来奔赴防疫前线的那些人,也曾是我身边的一员。老太太听说了这次疫情严重,便日夜挂念儿子,想给儿子寄些东西和钱,奈何只有邮政过年不停运。于是,爷爷打电话给负责这一片儿的邮政快递员,请他前来收件。随后,老太太握住爷爷的手连声道谢,最后差点哭了起来。记忆中的老邮箱,还有那扇黑漆漆的大门依旧矗立在那里。褐绿色的种子随风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春天都要来了,希望还会远吗?

(化工制药类19级3班 殷志香)

  

(四)《热干面兄弟》

“爱才是生命,然后生命才能有爱”——题记

我知道堂哥在武汉上学,当然,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他每年放假回来会带好多周黑鸭给我吃。人们谈起武汉总想起“樱花”,想起“热干面”。而我对武汉的印象,而是高大的哥哥和总给我辣得眼眶发红的“周黑鸭”。

转眼我上了大学,哥哥已不再呆在武汉,我也明白“周黑鸭”全国连锁都能买到。后来我就想,那我一定一定要去武汉看看著名的樱花。

这个寒假回来头几天,我发烧咳嗽,医生紧张地问我从哪里回来,我说山东(我是福建人),又问我胸闷气短吗,我迷惑地摇了摇头。那是1月11号,街上没人戴口罩,微博热搜还在说澳大利亚的山火,我是普通感冒。当然,我确实仅仅是普通感冒。

距离除夕夜还有4天的1月20日,一切风平浪静。如果非要说大事儿,就是小弟从重庆放假回家。飞机在厦门准点落地,没有停飞,机场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新闻开始说发现肺炎患者。大家仿佛是个局外人,开始置办年货。爆发似乎是一瞬间发生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就像加缪在《鼠疫》里写道:人人都明白瘟疫有在世上复发的途径,然而我们很难相信灾祸会凭空落在自己头上。历史上瘟疫和战争都曾多次发生,然而在瘟疫和战争发生时人们也同样惊讶。

新闻开始整日实时播报疫情、钟南山院士赶往武汉、口罩断货……大家惶恐而不知所措,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无情数字中的一员。那是我印象中的1月22日。

1月23日,武汉封城。

我脑子轰地一下,只想到一句话——武汉沦陷了。私以为,“沦陷”这种词语,在这个和平年代不会再出现。它仿佛是与“炮火”“电报”同并存又同消亡的历史印记。2003年的非典我还小,知之甚少,只知道那场肆虐的病毒带走了很多人,大人们讲起时,总会皱着眉用闽南语说:“今加系孔波”(真的是恐怖)。

后来的每一天,我和千千万的人民做着同样的事情——每天起床赶紧关注疫情、给家里消毒、戴口罩出行、和家人朋友叹着气说“这可怎么办才好”。也会在深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不停刷新网页信息,夜深人静的被窝里因为痛心而偷偷抹眼泪。直到我接触到一个名词,叫“替代性创伤”。这是由于媒体的发达,普通大众过多接触有关灾难的新闻报道,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与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平衡个人的情绪自由和对他人的共情能力,或许是疫情之下最难的事情。”大家都在勇敢面对一切,去关注,去倾听,去爱,去竭尽所能地铭记。这本是值得推崇的事情。可当你发现自己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因为网络上的报道丧得睡不着觉之时,何不尝试着减少刷新媒体信息的频率呢。(我当然不是提倡不去关注时事,只不过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频率降低下来,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亲爱的,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别人。今天微博上有条热搜,叫“22岁感染科护士的手”。我扭头和妈妈说:“妈妈,同样是98年的女孩子,别人在一线,我却在家里安逸。还蛮愧疚的。”就像是前些日子我的好朋友和她妹妹说:姐姐很惭愧,作为当代青年,读了十几年的书,国家有难,我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帮不上。你要,好好读书,十年后,做有为青年。大家都不知道除了捐献物资之力,还能帮到武汉什么,还能帮到这个国家什么。无力感,侵蚀着这群20代少年。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大家高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2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依旧没有过时。全国各地纷纷把物资运往武汉,大家都说:“武汉加油,全国人民等着你们樱花照常盛开”。

  

  

文章至此,我竟不知用何种语言,去感谢这场战役的一线英雄们。希望你们,平安归来,这是我最最真挚的祝愿。春天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一起打赢这场战役,我们会摘下口罩,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到时樱花再次盛开,我们说:嘿,热干面兄弟,好久不见。

(应用化学学术型17级1班 林烨)

  

愿全体师生一起努力,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共同抗疫。同时,感谢每一位逆行者的付出,让我们知道病毒从未战胜希望。病毒可以隔离城市,却隔离不了中国人的爱。